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专用化粪池选型指南(附卫生标准)
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专用化粪池选型指南(附卫生标准)
传染病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病毒及化学药剂,一旦处理不当,极易引发二次污染和疫情传播,因此其污水处理系统专用化粪池的选型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相关卫生标准,为传染病医院提供科学的化粪池选型指南,助力构建安全可靠的污水处理体系。
一、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卫生标准
(一)水质排放标准
根据《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466-2005),传染病医院污水排放需严格执行更高标准。粪大肠菌群数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肠道病毒必须得到有效灭活,化学需氧量(COD)≤60mg/L,生化需氧量(BOD₅)≤20mg/L,悬浮物(SS)≤20mg/L 。这些指标确保了污水在排放前最大限度降低病原体含量,减少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威胁。
(二)密封性与防渗漏要求
为防止污水中病原体泄漏,化粪池必须具备卓越的密封性和防渗漏性能。要求化粪池整体无裂缝、无孔洞,接缝处密封严密,避免污水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同时,需有效控制臭气散发,防止致病微生物通过空气传播,保证周边环境空气质量安全。
(三)消毒与灭菌标准
传染病医院化粪池需具备强化消毒功能,确保对污水中的病原体进行充分灭活。常见的消毒方式包括投加含氯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等,要求消毒后污水中余氯含量达到相应标准,以维持持续杀菌效果,保障污水安全排放。
二、化粪池材质选型要点
(一)玻璃钢化粪池的优势
玻璃钢化粪池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材质,具有出色的耐腐蚀性能,能有效抵御污水中酸碱物质和化学药剂的侵蚀,不易渗漏。其整体成型工艺减少了接缝,密封性极佳,可有效防止病原体外泄。此外,玻璃钢化粪池内部光滑,不易挂泥,便于清理和维护,且重量较轻,安装便捷,能大幅缩短施工周期,减少对医院正常运营的影响 ,是传染病医院化粪池的理想选择之一。
(二)其他材质化粪池对比
- 混凝土化粪池:虽然强度较高,但存在自重大、施工周期长的问题,且混凝土易出现裂缝,导致渗漏风险增加,难以满足传染病医院对密封性的严格要求。同时,其内部粗糙,污泥附着严重,清理难度大,不利于病原体控制。
- 塑料化粪池:成本相对较低,但耐温性能较差,在高温环境下易变形,且强度有限,长期承受污水压力可能出现破裂,不适用于传染病医院污水的长期稳定处理。
三、化粪池规格与容量选型
(一)污水量计算
根据传染病医院的病床数量、门诊量、住院病人日均用水量等数据,结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准确计算污水产生量。一般而言,传染病医院住院病人日均污水量约为 200 - 300L / 人,门诊病人日均污水量约为 15 - 30L / 人 。以此为基础,确定化粪池的设计处理能力和容量。
(二)处理工艺匹配
根据污水中病原体的种类和浓度,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对于含有高浓度肠道致病菌和病毒的污水,需选择具备多级沉淀、强化厌氧发酵和深度消毒功能的化粪池,确保病原体得到有效去除。同时,考虑化粪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一般要求污水在化粪池内停留时间不少于 24 小时,以保证充分处理。
四、特殊功能设计要求
(一)防臭与通风系统
传染病医院化粪池需配备高效的防臭与通风系统。通过设置通气管和除臭装置,及时排出化粪池内产生的臭气,防止臭气积聚和外溢。同时,确保通风系统的气流组织合理,避免致病微生物通过通风管道扩散。
(二)应急处理功能
考虑到传染病疫情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化粪池应具备应急处理功能。例如,预留应急消毒药剂投加口,便于在疫情爆发时快速加大消毒剂量;设置应急排水通道,在化粪池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转移污水,防止污水漫溢造成污染扩散。
(三)智能化监测系统
为实时掌握化粪池运行状态,可配备智能化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监测化粪池的水位、水质指标(如余氯含量、pH 值等)、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并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医院污水处理监控中心。一旦出现异常,系统立即发出警报,以便工作人员及时处理,保障化粪池安全稳定运行。
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系统专用化粪池的选型需严格遵循相关卫生标准,综合考虑材质、规格、功能等多方面因素。玻璃钢化粪池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在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中具有显著优势。通过科学选型和合理配置,能够有效保障传染病医院污水处理安全,防止疫情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